

词语级情感倾向分析
安全创客实践
基于KALI和Metasploit的渗透测试
对美国议员社交网络信息的观点分析
操作系统实验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七战雅思的英语渣渣来报道了!
彼时,港中文、港科都已经进入第二轮申请,但是我的雅思成绩还是只有6.0,每次四项里总有一个拖后腿的,无论再考几次口语怎么都达不到小分要求的6.0,难道真的要俱往矣了吗......
无奈之下,我先以6.0的成绩递交了港大的申请,一边等待,一边破釜沉舟,没想到不久后,港大突然发来面试邀请,于是,社恐如我,一边准备面试,一边纠结起了港大的天价留位费……
真的卷不动了,我选择去留学
最初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出国,说出来好笑,在上大学前我甚至几乎没出过省,仅有一次去过几日上海的经历,从此便在我的心里埋下了去看广阔天地的种子.......
考上大学后,我并不清楚自己该干什么,浑浑噩噩的对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规划,甚至连保研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因此我在前两年就没在意过绩点,甚至所有思政课都是裸考的(武大思政课全闭卷),只求个60分万岁。
到了大三,身边的同学都开始作未来的打算了,学院也组织了大会来给我们讲解历届学长的情况从而让我们能够做好准备,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考研是有多难。
更何况,作为高考有福利加成的“青海选手”,在武大,基本上大部分人的高考分数都比我高60到100分,如今又“躺平”了两年,我实在是没了考研的底气。
一次偶然与好友闲聊,他告诉我他要去日本读修士,希望我帮忙搜集一点信息。由此,我开始了解留学。在搜集情报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大部分留学其实不需要考试,只需要申请即可。一瞬间,仿佛一束光射入了我昏暗的心房。之后我便开始了解大多学校的情况,去各个学校的官网搜集信息,了解到均分基本只要在80分以上就有申请成功的希望。
虽然前几年一直在摆烂,但还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均分至少过了80,留学的种子在我的心中开始发芽。唯有一点问题,那就是我知道我的父母绝不会同意。
我们家庭向来简朴,留学的天价学费对于深居简出的父母来说一定是不可接受的。寒假回家后,我一开始也不敢提及此事,一晃等到了寒假的尾巴,我实在忍不住了,想着就让父母说出“不可能”三字,逼自己摒除杂念一心考研。然而令我出乎意料,父母很爽快地直接同意了,于是我就这样踏上了自己的留学准备之旅。
慢慢地我发现,我对于具体的申请流程还存在信息差,文书之类我也不会写,便知道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机构是必不可缺的,于是便让父母帮我一起挑选机构。
指南者,社恐星人的贴心留学助手
寒假和之前那位引我入门的朋友喝茶,他给我推荐了指南者,说他的同学在用,app很方便。我回去后自己看了一下,在市面上确实难得一见:
一是信息没有门槛,不像别的机构要咨询又要签约之后才会给到资料,像我本人严重社恐,指南者就在这块的信息透明查询服务就让我很舒适。
二是留学信息给的多且详,虽然只有机构内部数据,但是还是挺多的,这说明选择指南者的同学确实不少。初见就好感大增,我也就懒得再货比三家直接签约了。
我认为在申请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有两件,一个是文书,一个是推荐信,没办法谁让我是社恐呢,推荐信这个还能克服一下,文书是真的不会写也不想写,纯纯的懒狗一条了。我虽然有一些经历,但是由于我不善言辞,又没有经验确实无从下笔。
后面和指南者的老师沟通,我写的提纲时也是磕磕绊绊,只是尽我所能写了一些碎片化的东西,把能写的东西一股脑全倒出来了。好在指南者的文书老师妙笔生花,将我的三言两语扩充成贴合项目所需的内容,真是难为文书老师了,在这块指南者确实是完美解决了我的痛点。
七战雅思,英语渣渣的备考野路子
雅思这些事我在真出分之前都不敢说,现在感觉自己当时可能是胡适附体了,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懒汉野路子”备考法。
去年三月开学后我就立刻报了个班,但是因为课业实在太忙,雅思考试计划一直后移,一直拖到八月才去考第一场,之前学的也几乎忘完,第一次纸笔只考了个6分,而且还是阅读拖上去的6分,其他几项一个都没到6。
第二次开始就选择了机考,但很不适应,只考了个5.5。不过我并不担心,因为我知道我本来也没咋学,后面发奋图强一定能考个6.5。然而事实证明我低估了我的懒惰,我从来没有发奋图强过。每次都想着学一个月去考,结果却是每一天都在想着明天再学吧反正还早,结果就变成了考前一天临时做下题找下感觉。
第三考是我最接近希望的一次,口语唯一一次考了个6分。我本身就是社恐,再加上学了一辈子哑巴英语,更令人唏嘘的是其实我高中的时候英语就是倒数,属于是从初中开始就在吃老本的选手了。所以这次考了6分纯属意外中的意外。
从此开始我改变了策略,那就是拉高听读,作文恒定6分,口语随他去吧,于是我在专精听力的情况下又开始了五战。这次策略效果显著,甚至口语都不合时宜地涨了0.5,结果却是阅读拉了。
一怒之下,我连报了两场雅思,就算第一场不行,趁着还有考场感觉的时候立刻调整状态。但幸运的是,第一场就考上了6.5,阅读甚至考了个8分。至此,我的烤鸭之旅总算是结束了,那天高兴地晚上都没睡着。第二天本着不亏钱的原则还是去考场了,不过一到考场就开始困了,至于结果嘛......已经不重要了。
在将近一年的备考中,除去在雅思班里做的练习,我只刷了一套剑19,单词可能就背了五百个雅思常考词,听力偶尔用英语节目或者剑雅听力助眠,然后最关键也可能是最搞笑的一点是:
玩游戏的时候语言选择英语。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了游戏的选择很重要,我玩的历史向游戏里面有许多高级词汇,帮助相对较大)
除此之外,我有我的投机窍门。在做阅读时,读不懂也没关系,只需要做一个无情的校对机器,在文章里寻找问题的定位词或同义词,无脑照抄就行。
还有一个妙招就是一定要熟练掌握词根词缀构词法(由于所处地区教育水平的问题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这个东西,最多知道个in-,ab-,un-是反的意思,其他是一概不知,直到去年在雅思班里老师提了一下之后我才开始学,然后又因为玩的历史向游戏里认识了一些拉丁语和希腊语词汇,英语里大部分词汇的词源也都是来自这俩),这个能在绝大多数不认识单词的情况下,大致猜出词意,你可以先用技巧确定位置,再用词根猜的意思校对一下,基本八九不离十。
压力山大,港大面试竟然会问这些
雅思出分没几天,港大先来了面试邀请。
指南者的线上模拟面试的主要帮助我熟悉了面试的内容和流程,熟悉了流程帮助挺大,但是对我这种严重社恐来说线下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线上相比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其他的都还好。还有就是指南者提供的真题很好,基本上就是那个套路,甚至更简单。
港大的面试流程主要就两个部分,先笔试,再面试。笔试环节所有人都在一起,坐在一排的就是面试环节的同伴。当时的笔试一共就五道题,第一道题主要考在无编辑器情况下手写代码的能力,这道题的难度一般是leetcode简单题,极少数情况下会是中等题。
我考的是“将一个字符串中的所有英文字母后移3个顺序,标点和数字不变”,比如将“abcde”变成“defgh”,这考的就是对于ASCII的熟悉程度了。并且这道题在面试环节大概率会问询。第二题是考集合的交并差补,第三题是积分和导数……总体而言就是笔试难度非常简单,但要求熟练度比较高,不要自己给自己挖坑就行。
到了面试环节,面试风格取决于面试官是谁,我当时遇到的是Prof.Chow,听说他人很和蔼,不过我对他的印象只剩下笑面虎了。面试分三组,越往后越好,因为前面面完的人出来了可以问一下面了什么问题,后面有很大概率重复(当时我们组有一位同学问了前面组的同学,结果我们组其他人包括我都觉得不会再重复了,结果就吃大亏)。面试先是自我介绍,然后问笔试情况答得如何,再根据题目延伸相关知识了,我们当时笔试里有ASCII,所以他就问了Unicode和UTF8的相关内容。
虽然我最终没有进,但是这里分享一下组内成功推研同学的经验:她首先是进行了很长的自我介绍,讲了自己的简历里的经历。然后是在答题时能够抢占先机,并且回答正确。
感谢港校不收之恩,省钱了
我最初搜集情报的阶段就已经基本确定了NTU的网安,一是绩点正好,二是专业对口,我感觉起码有80%的概率,然后是NTU区块链拿来做保底。
后来面试港大的时候,最紧张的不是给我最终发不发推研,而是那天价留位费。还好后来没发,不然真送不起。港中文我是第二轮申的,自知希望渺茫,也就忘了这回事。至于NUS和NTU,这两所学校3月开始才发offer,我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离三月还早呢现在担心也没什么作用,没心没肺地过着也自然少了一些焦虑。
除夕当天,早上一开手机,邮箱就收到了NTU区块链offer,这新加坡人也懂双喜临门啊,爽!过年嘛总会有那种质询环节,问你怎么样了,考研考上了没有,怎么还不结婚之类的,这下我也不担心问我“考研考上了没有”这个问题了。总之,区块链的offer让我在除夕和大年初一心情极好。留位费5450新刀,也还能接受。
到了三月,我开始期待起NTU网安的消息。令人意外的是,港中文它先来了。要是这港中文一月就来,那我肯定就交留位费了,交了的话就跑不了了。不过幸好来晚了,省了不少纠结。而且最重要的是,港中文的那封邮件里说,如果你要推研,那必须承诺发了offer后就一定要接受,但是大伙应该都知道,我发推研≠我发offer,这霸王条款,看的我恼火。港中文,拜拜了您就!
两周之后,NTU网安终于来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过交给区块链的留位费就退不回来了,相比于港校的天价留位费,NTU实在是太良心了!而且网安的留位费更便宜,只要5000新刀,看来越早发offer的都是越想圈留位费的钱。
如今回过头再去看这磕磕绊绊的一年,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总归结果是好的。在申请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定位清晰,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水平,能够做什么样的事,不做白日梦。只有了解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才能船到桥头自然直。
如今虽不知前路如何,但我必须再次认清自己,提前做好规划,少吃信息差的苦。这些话不仅说给我自己听,也是说给看到这里的所有人听。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