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只配去英国读研?No!我拿下哥大、USC、NYU的offer!
指南者留学 Summer
2023-06-26
阅读量:1654

指南者留学特邀作者

本科背景

西交利物浦大学 经济学

录取院校

哥伦比亚大学 应用分析

 

大家好,我是Bruce。我本科读的是西交利物浦+利物浦2+2项目的经济学,很开心在申请季拿到了哥大,USC,NYU的offer。

作为英本的商科生,周围大部分朋友其实是选择去申请英国的学校,这就导致打算申请美国的我在申请的时候周围可得到的有关于申请的信息并不是很充足。所以我想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在申请季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申请准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01

申请前搭建好思维框架

 

 

首先在申请前搭建出一个基本的思维框架是很重要的。申请研究生需要的材料建议在申请季之前就准备好(或者说有一个基本的思路要去如何准备)。如果想提前了解申请需要的材料的话,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喜欢的项目的官网上仔细阅读admission这一栏。不同项目需要的申请材料会有细微的差别。如果发现想申请的项目全部都可以waive掉gre,那就可以省去考gre的时间。提早一些规划总是不会出差错的。也可以上指南者留学App,对院校、项目都有很详细的整理。


以我的目标项目为例

 

关于语言考试的准备,对于英本的学生大部分项目是可以waive语言的,但是建议一定要提前确认,因为可能同一个项目每一年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比如UCSD的MSBA就是waive不掉语言的。

 

 

02

两方面考虑,提前择校

 


私人认为择校这一环节可以在准备标化考试之前进行,因为这样一来你就可以确定具体需要准备哪一些标化,从而最大化的利用时间和精力。不同人的职业规划以及对申请学校的动机都不同,这里我会从两个角度来讨论这个话题。

 

第一就是申请者的兴趣。我认为在申请季之前就有十分明确的职业规划是很有益的,不过如果没有也不用着急,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划成一个区间,然后从这个区间里去选择项目,但是建议这个区间里的项目不要差异过大,不然申请的时候写文书会很累。我当时申请的时候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划以及偏好,所以我把我的申请项目分成了两部分,BA和转码CS项目。

第二从较为功利性的角度上来说,回国还是留美。这时候就要考虑学校以及项目的排名。客观上来说,如果回国,那选择综合排名高一些的学校会更吃香;如果想要留美,那专业排名就会相对重要一些。但是现实中很多同学在申请前并不能百分之百确定留美还是回国,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建议是优先考虑综排,以及学校的知名度,因为一旦有回国的可能性在,选择排名高的学校总是有优势的。当然大家在选校的时候当然会有更多的考虑,比如气候,治安等,这些信息可以在google(或者Quora,Reddit等论坛)上搜索学生的就读体验,也可以在小红书上收集信息。最好再去了解一下学长学姐之前的申请状况。对于某些项目,本科院校可能会影响申请学校是否发offer。因为有些项目会根据上一届某个本科院校的学生的表现好不好,来决定下一届会不会继续招来自这个院校的学生。所以如果这个项目在近几年对你们院校都不是很友好,那你就可以进一步思考要不要接着去投这个项目了。

 


搜索学校+专业,就能搜索到很多信息

 

 

03

标化以及申请材料的准备

 


首先关于GRE,我的建议是最好在9月份之前考出来满意的分数。因为申请研究生真的是越早越好。对于很多项目来说,9月份第一轮和11/12月份第二轮难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点名Uchicago的analytics)。所以建议从4/5月份就开始背单词,在8/9月份把GRE考出自己满意的分数。个人觉得GRE3000词对于verbal部分至关重要。本人当时背单词用的是墨墨背单词,大概每天刷100-200词,然后再把前面学的词大致过一遍。至于verbal的模拟题自然是做的越多越好,重要的是总结错误的经验,并且把错题归类。如果能在申请季之前就把GRE考出来,会减少很多没必要的内耗。

 

其次语言,本人考的是雅思,在考完GRE之后花了大概两天时间准备,考了8分。后续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会再写一篇雅思备考经验。大部分项目7分就OK了,美国院校对于小分并没有很苛刻的要求。不过注意某些院校对于雅思的要求会比对于托福更加苛刻,比如CMU的MSBA要求7.5,每一门的小分都上7。了解语言要求最好的方式自然还是去上官网搜集信息,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就给admissionoffice发邮件,他们一般会在两天之内回复问题。

 

对于申请材料,文书是很重要的一环。在写文书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项目的具体要求和问题,或者说他希望你去如何回答他的问题,然后把问题与自己的经历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千万不要把文书全权交给中介,中介写好以后务必要过目,做一些自己的思考,然后和中介去讨论怎么去优化自己的文书。

 

最后是推荐信。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和教授的沟通,至少让他们了解你的基本状况(成绩,职业规划等),然后通过积极的沟通去写出一封强推。如果你做过实习,那么可以去找实习领导要实习推荐信,让他们对你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某些有职业导向的项目,实习推荐信也许会比学术推荐信更有优势。有些学校可能会对推荐人进行背调(比如哥大,CMU),这个步骤一般会在拿到offer之后进行,所以还是诚信第一。

 

 

04

提前准备面试问题

 


某些项目需要面试,往往在这种时候面试会成为决定你能否拿到offer的重要环节。首先你需要做的是在网上搜索面经,然后通过面经来判断招生官想从这个面试中获知什么信息。在小红书上搜索项目的名字加面试往往会出现很多面试真题。其中一部分是behavior问题,这类问题侧重于挖掘你的性格/潜力,面试官想知道你能不能成功的适应这个项目/学校的文化或是说节奏。另一部分问题是technical问题,比如说针对BA,面试官可能会问关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问题,或是关于你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

 

如果在信息搜集过程中,你确定这个项目的面试不会有任何technical的问题,那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只准备behavior了。在准备behavior时,最好从每个可能被问到的方向准备一段自己的经历,这样在面试里才不会轻易卡壳。但是千万不要去一个词一个词地背,因为这样面试官其实也能感觉到你在背稿。我的建议是在脑子里把自己准备的经历分成几个小点,然后有逻辑有条理地去回答面试官的问题。

 

 

05

调整心态,用行动说话

 

 

想必经历过申请季的朋友们大部分都经历过内耗,焦虑的阶段。我认为完全不焦虑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有一些办法可以去最大化的减少内耗。

 

第一,着手开始做事情,而不是光去思考这些事情我是不是做不了。比如说某个学校需要的文书很多很难写,与其看着官网干瞪眼,觉得自己没学上了,不如打开自己的笔记本做一些笔记,然后开始尝试着写文书。因为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时候遇到的问题总是看起来比做起来要难。

 

第二,尽量减少攀比。当你的朋友十二月就拿到满意的offer,而你还没开始投的时候,焦虑是在所难免的。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去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按自己提前规划好的时间线有条不紊地进行。因为发生过的事情已经没有办法去改变了,与其去想一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做一些事情去让未来的自己不后悔。即使研究生没有申请到自己最理想的学校,也不能说前途就是一片黑暗,毕竟研究生只是人生中很短暂的一部分,它并不能对你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真正重要的还是你在申请季学到的东西,以及你为你的目标付出的努力。

 

以上就是我的美研申请经验分享啦,这个申请季我过得还算很充实,希望这份经验分享对打算申请的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