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绩点是坏文明
E哥
2024-09-03
阅读量:1805

这是E哥在指南者留学更新的第20篇文章。

 

大学生的悲喜并不相通。

 

比如有的大学放假接近三个月,有的大学暑假才一个月。

 

比如有的大学生开学体验外省美妙,有的大学生刚出家门就来到学校。

 

还比如绩点,有的大学高分满天飞,有的大学吭哧吭哧GPA刚过3。

 

大学是这样的,学生们只要拼死搞绩点就可以了,而大学要考虑的就多了。

 

比如上海五角场的几所大学。好兄弟,混一起,都低绩。

 

原来“上海3.3大学”,不止一所。

 

成绩是动态分布的,学习是变态难度的,人是常态吃苦的。

 

好的大学,没有围墙,但有卷王。毕竟,规则之下只有前面的极少部分人才能有高绩。绝对的努力胜不过相对的实力,简直是让学生崩溃的MVP。

 

更可怕的是看看隔壁浙江,更是一场“毁灭式”打击。

 

明明你也作为华五,居然有这么多高绩点选手。西湖的水,原来是其他大学羡慕的泪水。

 

但说实话,其实高绩点也没有特别特别大的用处,如果不考虑保研、大厂工作、留学,那绩点高不高、具体是多少,对大学生来讲其实有些无足轻重。

 

但如果要留学,绩点的影响可太大了:

 

比如英国出了名的看重绩点,早些年爱丁堡还是“双非亲妈”,但我总觉得爱丁堡会讲这一句台词“GPA不到88,你就当没我这个妈”

 

现在英国各大学也都有了针对内地院校的list清单,不过除了卡学校外,更多的是对不同学校档次提出不同的均分要求,换言之,绩点依旧是关键。

 

再比如美国,顶尖学校收纳全世界的学生,高绩点只是入眼的门槛,毕竟你可能会和来自全世界各自大学的前1%竞争同一个名额。

 

再比如澳洲,院校层次是985、211会有相对较低的录取门槛,但双非学子只要成绩足够好,也可以与他们同台竞技。

 

所以,绩点真的很重要。但如果身在“3.3大学”,只是等着大学改革成为“3.8大学”,也未免太不靠谱。更何况这样改革的尝试,也是靠无数学长学姐的血泪推动的。

 

到底应该怎么操作才能自救呢?E哥结合我以往学生的经历给大家支三招:

 

第一,积极重修。其实大部分绩点的坎儿都来自于大一大二,了解学校的重修政策之后积极重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之前有个学生做过分享,一年时间绩点翻倍,从快要延毕到逆袭港三。

 

台下其他学生听完都觉得太夸张了,但愿意去做还是有可能实现的。更何况大部分学生的绩点也不需要翻倍,稍微提升些许即可。累是肯定累的,但年轻时犯下的错,在年轻时还能补救回来,已经很不错了。

 

第二,选择合适的课程。大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差是哪些课程好拿分哪些课程难拿分。这个真的不是玄学,大家寒暑假帮小孩批批作业就会发现,除了客观题外,很多主观题,每个人的给分尺度是不一样的。

 

同理换到大学,真的每个教授的给分尺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有的课程给分明显偏低甚至会影响你的申请,就要慎重选择了。

 

(安利一下,所以低年级的学生选择我们家的服务真的很香,因为低年级交一样的费用,但服务的时间很长,而且还会配专门的规划师帮忙规划课程选择这些会影响留学申请的细节。)

 

第三,上课多积极表现。最简单但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上课积极表现。

 

一方面对后续留学的推荐信获取也有帮助,另一方面,大部分课程会包含平时分,多多少少也能把绩点拉上去一些些。为了申名校,当一次显眼包,也好。

 

压绩点真的是坏文明,但好在也有一些大学开始致力于改革,比如复旦大学今年大家的成绩都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升。也希望大学的相关绩点政策可以照顾到留学生群体,不要让他们明明表现优异,却因为差一点点绩点和梦校失之交臂。

我是E哥,欢迎扫码找我咨询留学,主做英美港新澳硕博留学。(进粉丝群直接回【粉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