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底校华威大学脆拒后,将我踢出list的曼大又发来了录取!再三思索后,我决定放弃留学......
指南者留学
2024-11-19
阅读量:1050

学员背景
L同学
本科背景
GPA:
91.16
语言成绩:
录取院校
曼彻斯特大学项目管理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0-14
录取时间:
2023-12-06
主要经历
 
实习经历:
500强公司实习-成本分析实习生、某公司财务部总账实习生、证券实习
 
     

9月初,我递交完曼大的申请。结合往年学长学姐的录取案例,曼大是我最寄予厚望的学校。没了校招年薪24w的工作、考不出的雅思、接二连三收到的拒信,我把所有的目光放在了曼大身上。

 

然而,11月左右,曼大的list清单进行了一次变动。当得知我的院校被踢出list后,对于录取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像被一盆冷水浇灭了。而正当我做好GAP一年的心理准备时,曼大却再次发来了offer......这次,换我把曼大踢出list了。

 

我不想被读研耽误职场黄金期

 

选择留学这条道路,主要是因为留学的压力可以分散到每个学期,这样的节奏更适合我的个性和学习习惯。在我看来,相较于考研,海外名校的选择更为丰富,无论是QS、US News还是软科的排名,前100的国外院校数量都远远超过国内院校。虽然不同院校的申请难度各异,但相较于国内的考研,出国留学无疑是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一个更多元化的选择。

 

留学采用的是申请制,这让我有机会申请多个国家的多所院校,甚至是一所院校的多个专业。这种灵活性,对于时间成本尤为宝贵的我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优势。留学的学制通常为1-2年,这意味着在24岁左右,我就能步入职场,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赢得宝贵的时间。而考研,即便成功,也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如果经历二战、三战,时间更是会拖得更长。毕业时,你已经二十六七岁,错过了职场的黄金期。

 

在留学这条路上,绩点显得尤为重要。我的课程平均分从大一时的88分,一路攀升到申请时的将近91分。在我看来,大学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社交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通常都比一般同学要强。首先,能够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让老师对你有印象,平时分自然不会低;其次,能够获得同系学姐学长的考试资料帮助,因为一般来说,近年的课程期末作业和考试都是相似的。

尽管经管的学术研究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幸运的是,本科教育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大部分经管类同学的期末考试并不算特别难。数学院的老师也不愿意出难题折磨经济学院或者金融学院的学生,因为如果学生挂科,他们又得面临挂科学生学院和重修学生的压力。

 

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们的老师讲课水平很高,那么你就应该认真听课,然后把过去五年的数学卷子和课本课后题都做一遍。如果你们的老师上课质量一般,那么你就去B站找站内播放量最高的宋浩老师听他的课,然后同样要做卷子和课后题。记住,无论如何,你仍然要去教室坐着,因为你的老师总会在某节课透露考试的重点。

 

就业vs留学,我犹豫了...

 

我的留学之路始于一次实习的结束。在某互联网大厂的实习结束后,我收到了一份转正邀请,年包24万的薪资水平对于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那时,我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稳定的工作,一边是充满未知的留学之路。

 

萎靡的就业环境下,天平已经偏向了工作。我告诉自己,如果拿到了满意的offer,我就不去留学了。

 

但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由于公司内部的调整,我的hc被取消了,我错失了这个机会,不得不重新将目光投向留学。于是大三下学期,我开始了我的留学申请之路。由于之前一直忙于实习,所以我并没有时间准备语言考试。

 

转正被鸽后匆匆忙忙中参加了一次雅思考试,果不其然首次考试失利了,没达到预期的分数,到了十一月份,接二连三地收到了拒信,UCL、爱丁堡,甚至作为保底院校的华威,我想是不是自己的定校策略真的过于激进了。拒信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我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了曼大身上。

 

被曼大踢出list后,又被录取了

 

在这些院校中,我认为自己最有可能被录取的是曼彻斯特大学,但11月的曼彻斯特大学list清单变动,我的本科学校并不在他们的24年list里面。9月初已经完成曼大申请材料的递交,但11月突然出现了申请清单的变动,而且我的院校也不在清单,那绩点再高也没法被录取了,这也意味着最有希望的项目可能也要被拒了。心灰意冷下,我觉得再在语言上挣扎似乎也没有什么用,于是我没有再考语言。

 

然而,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又收到了曼大的offer。我还记得那天我在学校宿舍,看到同宿舍的舍友一个个收到了录取通知,我心中既羡慕又焦虑。不是不在list里了吗?但同学又有了录取。我会录上吗?

 

当我打开邮箱,看到那封来自曼大的邮件时,我的心情无比复杂。我既兴奋又犹豫,因为我知道,我没有考语言,这个offer对我来说,既是希望,也是挑战。即便拿到offer,但我还有语言这条路要走。

 

放弃曼大,我决定GAP一年

 

几番犹豫后,我决定放弃曼大的offer,这个决定并不是轻易做出的。我家里人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放弃这个机会太可惜了。我姐姐甚至推荐我去曼大,她认为曼大的学校title很好,学校title够了就行。但我有我自己的考虑,首先,我认为这个专业与我的职业规划并不相符,我个人未来想走的职业方向与这个专业不是特别对口;

 

其次,我认为目前这个title对我的就业加成并不大,就业前景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在小红书上看到最近几年的就业状况,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薪资比较好的情况大概在15万左右,况且一年后的求职情况可能更糟糕。

 

但一方面,录取到曼大也是一种难能可贵,观察身边相似背景同学的去向,我的同学有的去了墨尔本,有的去了布里斯托的人力资源方向,有的去了悉尼。曼彻斯特大学作为老牌英国名校,拿到录取确实我也确实挺满意,是为了名校title入读曼大,还是再寻求新的机会?

 

在经历了漫长的内心挣扎后,我最终决定给自己一个gap year,试试重新找一份工作,也试试转变留学思路,试试其他地区。这一年,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暂停,更是一个重新出发的起点。未来想要去旅行,让自己放空。现在回想,我们常常被社会的规则所束缚,认为必须紧跟人生的节奏,仿佛一步错,步步错。但实际上,gap一年并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最多不过是晚一年步入职场。难道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不比盲目努力更有意义吗?

 

当然,gap也不仅仅只是休息。目前的我通过参与项目和与老板同事的交流,深入了解咨询行业所需的技能和行业趋势。运的是,我已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一家知名企业财务BP的offer这无疑为我的未来增添了一份保障。未来的我还是打算继续申请留学,提高雅思/托福成绩是必要的。随着语言成绩门槛的逐年提高,我需要更加努力。

 

过去的我,为了留学都做了什么?

 

软背景在留学过程中是同样重要的一部分,回忆起我几段实习的投递与工作经历,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完善的过程。如今实习的竞争尤其激烈,尤其是卷中卷的头部大厂。我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给正在寻找实习机会的小伙伴一些帮助。

 

我的简历结构主要是院校背景、实习经历、项目经历、校园经历、证书奖项。简历撰写前可以先挑选或制作一个简洁明了的简历模板,因为这决定着hr和面试主管对你的第一印象。其次简历内容一定要重视与岗位的匹配度,有了意向的工作岗位,一定要仔细阅读岗位介绍和任职要求,然后在撰写简历时突出自己与岗位匹配的地方,就是需要“投其所好”。

 

最后撰写完毕后一定要有经验的学长学姐或者老师帮忙看看自己的简历,有很多细节问题是自己检查不出来的。指南者的老师当时帮我指出了很多自己没注意过的问题,比如简历上的照片最好选择成熟稳重的照片。可以提前到海马体或天真蓝安排一下。

 

目前居住地如果可以最好填求职工作的当地城市,根据我实习投递的过程,我发现HR还挺关注自己目前所在地,因为如果在当地城市有住所,实习生一般稳定性更强。

 

投递途径可以看看实习僧、智联招聘、公司官网、学校实习群、指南者实习库、猎聘,途径越多越好,毕竟渠道越多意味着机会更多。在整个投递过程被拒绝了很多次,期间也对自己能否找到一份心仪的实习产生过怀疑,但我始终相信坚持至少还有希望,如果放弃了那希望就为零。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毕竟失败可能是常态,而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抓住每一次1%的可能性。

 

为了能够更有把握,也可以找老师同学帮自己从面试背景及画面、自我介绍、回答逻辑等方面一一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面试一般就问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针对公司岗位内容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关于简历的问题,可以提前去网上如牛客网和小红书搜索对应岗位的面经,提前预想好面试官可能针对自己的简历提出什么问题。注意回答一定要有逻辑,巧用STAR法则(情景、任务、行动、结果)很重要,能让自己的回答形成完整闭环。

 

END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区里行走

 

世上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发展时区里行走。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程和节奏。不必嫉妒或嘲笑他们,因为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也没有领先。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相信这一年,我将学会慢下来,聆听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的节奏。我相信,这段旅程将让我更加成熟,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在这一年的探索和成长中,我将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