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7656,这串数字让浙大引起了公愤。原因是11月14日,浙江大学官微推送了关于“竺可桢奖学金”的文章,旨在褒奖和宣传获得奖学金的优秀同学。
竺可桢奖学金是浙江大学校设的最高层次奖学金,自1986年设立以来,每年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12名本科生和12名研究生,他们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均表现卓越。不过,原本想发挥“榜样示范效应”,结果舆论出现大逆转,有同学表示对推文标题中将自己定义为“分母”感到不适,甚至惹得网友怒评“浙大挨骂,真的不冤”!经过梳理发现,大家觉得浙大主要涉及三个雷点:
1、高校采用这种单一的、竞争的评级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分为“分子”和“分母”,格局在哪?
2、这份奖学金的含金量之高,已经能够成为评价所有学生、所有学段的标准了吗?
3、文章里对学历的挖掘,已经辐射到某某高中,甚至硕博生也不例外,这合理吗?
在指南君看来,宣传优秀的学子无可厚非,但错就错在把大家都拉来当分母。一所好的大学,应该关心的是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梦想,资源也不该倾斜给“分子”,更不该制造焦虑,推着大家挤破头成为“24/67656”。
为什么教育内卷无可避免
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本原因还是这些年的教育评价体系没有太大变化。长期以来,高考成绩都是我们选拔和评价学生的标准,这种硬性的分数要求捆绑着每个家庭和广大学子。正因为前期的扎实基础,国内的初高中基础教育水平优于其他国家。只不过这种优势到了大学阶段,似乎出现了逆转,譬如美国大学的科研产出在质量和数量上,甚至是转化生产力方面都是全球领先。
就在不久前,Nature杂志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Top100大学榜单,依据是2019年至2023年的AI科研成果。美国大学在这一领域表现强劲,共有46所上榜,而中国的19所上榜机构则位列全球第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可以从生源、师资力量和学校资源来看:
生源
虽然中国高中生理科整体水平高,但是美国是全世界招生,世界各国的拔尖学生都申请美国的大学,完全弥补了美国高中生生源弱的问题,美国对世界人才的虹吸效应从高中生就开始了。
师资力量
美国大学的讲师、教授很大部分是来自世界各国的精英人才,这种持续的虹吸效应弥补了美国本土基础教育薄弱导致的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学校的资源
美国很多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资金雄厚、教育资源放眼全球,可以各方面支持老师和学生的科研活动。
总的来说,初高中的理科教育,中国无疑是领先的,但是严重缺失人文精神教育也是明显的。大学阶段美国大学凭借人才的虹吸效应、财大气粗、治学严谨,形成良性循环,弥补了美国初高中理科教育的薄弱,所以强大的大学教育系统也成了美国综合国力的一部分。
那美国大学又是如何评价和录取学生的呢?下面就来看看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时采用的选拔方式。
美国大学如何评价和录取学生?
曾经在美本圈里就流传着神秘的常春藤大学录取公式,也就是招生官手上都握着一份打分表,会对申请者的总体表现进行打分,这也会作为最后录取的标准。
先不谈打分表是否存在,就量化参加课外活动的表现这一步骤就挺难的,因此指南君觉得在大学录取的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01课外活动很重要
课外活动是美国大学评价学生的重要因素,在招生团队看来,参与体育活动、社团组织、志愿者服务、科研项目、艺术表演等,往往能够展现你的兴趣爱好、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02 中学也会影响录取
不过申请者所在中学对录取的影响确实是存在的,这点似乎和浙大公布奖学金获得者的高中不谋而合。毕竟能进入知名高中的学生本身就凤毛麟角,如果你所在的中学不太出名,某大学对你的学校又不太了解,过往也没有很多录取案例,那成为首位录取者也挺难的。
哈佛录取中国学生数量
但从近几年,中国学生的录取分布来看,美国大学也在有意识地扩大招生范围。不仅是美本,美研同样也是,越来越多普通本科的同学在申请藤校时收到录取。
L同学,本科东北财经大学,专业金融,GPA91.79,雅思8,GRE324,申请康奈尔大学卫生政策与经济学硕士拿到offer;
X同学,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金融工程,GPA92,托福103,GRE329,申请哥伦比亚大学运筹学理学硕士拿到offer;
L同学,本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电子信息工程,GPA3.84,托福106,GRE330,申请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硕士拿到offer。
当然,除了课外活动、所属中学,个人陈述和文书也是在申请时向招生官展示自己个性、经历、价值观和未来规划的重要途径。一篇优秀的文书能够让招生官感受到学生的与众不同,从而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和高考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相比,美国大学的评价项目似乎多得让人有点眼花缭乱。单从数量来看,美国大学评价学生的方式似乎更全面一些,但这背后或许也是维护教育公平和强调全人教育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