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澳洲高校好几个月的‘留学生上限’,竟然被取消了?”
“限额政策传出的时候沸沸扬扬,被取消的消息怎么不温不火......”
“配额取消,机会大开?是不是可以悄悄计划25fall捡漏了?”
11月28日,澳洲政府正式取消了留学生配额政策,“卡位赛”彻底迎来了“夭折”的结局!
其实该政策宣布的时候就是“未出台”状态,具体的方案实施还需经过议会的批准,但大家之前一致默认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25fall澳洲各大院校更是严格根据政策在进行招生。
不过,这项政策在发布之际,就曾受到了澳洲教育行业的广泛批评,他们认为国际招生人数减少将对澳洲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联盟党也称该提案称“既混乱又难以理解”,他们认为招生上限方案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现有困境;绿党高等教育发言人更是形容该法案是“把移民法案伪装成教育政策”,并指出工党对国际学生的限制政策注定失败。
随着2025年1月1日这一实施截止日期的日益临近,该提案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工党最终也未成功争取立法通过,这场“闹剧”算是彻底结束了!当然,对于咱们国际生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澳洲高校的招生问题。如今“限额政策”取消,澳洲八大对于国际生的招生会再次放开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自5月提出限额计划以来,即使政策一直悬而未决,但也给澳洲高校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澳洲的教育行业更是一度陷入混乱局面。新南威尔士、悉尼、墨尔本等大学作为国际生配额削减最多的高校,受到的影响也尤为显著。
其中,新南威尔士大学早早地就暂停接受国际学生申请,启用候补名单;悉尼大学撤回部分已经获得无条件录取的国际学生的offer,纳入候补名单;墨尔本大学虽然继续发放录取通知,但录取资格也在受限额政策影响。不少学校还发布了免责条款,明确表示在应对国际学生上限的过程中,学校保留撤回已发放的录取通知书、拒绝已接受录取的学生进行注册入学以及拒绝新生入学并开始课程学习的权利。
虽然澳洲大学的这一系列操作狠狠背刺了国际生,但他们本身也是政策的受害者。学校为了减少配额的影响,类似于新南威尔士大学增设T3C开学季,并向符合条件的学生发送邮件通知的情况,也在悉尼大学出现。澳国立大学更是深受政策毒害,国际生招收减少加剧了学校的财政赤字,已经沦落到重组/关闭学院的地步了,在读学生“一睁眼,自己学院没了”......事情发展至今,眼看限额令就快要实施了,却传出了“夭折”的消息,那澳洲大学和国际生受的苦算什么?国际生被撤回的offer还能还回来吗?
配额取消,机会大开?
澳洲大学这波也算是留下了一批忠实的国际生,25fall因为政策的不稳定性,普遍要求对offer尽快作出决定,对于只申请澳洲的的学生自然是无可厚非。这几天还在waiting list的同学们也可以“松口气”了,之后的offer都会慢慢正常发放,在此之前肯定有不少学生已经转向其他国家,池子里应该不会有特别多的申请人。
不过虽然申请名额放开了,却不代表申请难度就会下降。因为在关闭申请之后仍然选择递交申请的一定是对自己竞争力十分自信的学生,甚至还有部分本身就是已经达到录取要求被撤销offer却仍愿意被列入候补的“忠实用户”。目前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悉尼大学都决定实施“offer轮次制”,即通过多轮次发放offer,择优录取少数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见学校将在录取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术背景、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更严格的筛选,确保最终录取的学生能够满足学校的标准。
此外,根据悉尼大学发布的最新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申请计算机科学和高级计算机科学硕士课程的中国学生,若来自非211大学的学生,其GPA录取要求也都由80分上涨到87分!此次专门针对中国双非院校的举措,也让不少双非学生看完“两眼一黑”,纷纷吐槽澳洲大学也是学起了英国大学搞list的那一套......
而且现在虽然可以继续发放offer,但语言班早已满位,之后的申请人还必须达到最终语言成绩才有机会被稳稳录取。
END
总之,澳洲留学生的“限额政策”虽然取消了,但学校却变得“草木皆兵”了,往后招生肯定会更加谨慎。目前尚未拿到心仪录取的同学可以试着继续把目光转向澳洲,也许不少同学会出于“不信任感”仍放弃澳洲选项,捡漏机会也就空出来了。当然26fall以及再之后的申请人首要任务还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注重绩点保持和软背景提升,全面发展才能在任何国家/地区申请政策中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