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大暴雷!上千名中国留学生被指控造假,面临开除!学历造假愈演愈烈,留学圈要变天了
指南者留学
2025-03-17
阅读量:1594

曼彻斯特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彻斯特大学校园里,一封封冰冷的开除邮件正被批量发送。

 

自去年12月启动的"学历打假行动"(Qualification Check)中,上千名中国留学生因本科材料造假被集体开除

 

这场风暴不仅撕开了留学黑产的遮羞布,更让无数家庭陷入"人财两失"的深渊——被冻结的学校账户、永久拉黑的英国签证记录、以及中介卷走的数十万"保录费",正在用最残酷的方式警示后来者:学术诚信的红线,从来不容践踏。

 

曼大"学历打假"事件

 

一场早有预兆的学术地震 

 

2023年12月,曼彻斯特大学悄然启动QC(Qualification Check)背景调查程序。

 

最初,部分学生收到邮件时还心存侥幸:"去年有人申诉成功,这次应该只是走个过场"。

 

然而随着调查深入,校方震惊地发现:伪造本科成绩单、购买虚假学位认证、甚至篡改学信网记录的现象竟形成完整产业链。

 

曼大现有中国留学生约8000人,按这个核查比例,相当于每8个人就有1人涉嫌材料造假!

 

更令人痛心的是,涉事学生中超过90%并不知晓材料被篡改

 

他们轻信中介"内部渠道保录"的承诺,支付5-20万不等的"服务费",却在中介跑路后才发现:那些所谓的"背景优化",实则是用PS软件伪造的假章假文件。

 

 

截至2024年4月,曼大已分三批处理涉案学生: 

 

首轮开除者:系统账户被永久冻结,成绩单无法下载

 

后续处理者:CAS签证记录标注"学术不端",五年内禁止申请T4学生签证

 

波及效应:布里斯托、格拉斯哥等大学同步启动QC审查

 

全球围剿造假

 

这些红线千万不能碰 

 

曼大事件绝非孤例。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假学历事件

 

2024年5月,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发现30余名硕士生使用虚假海外本科学历申请入学,调查指向内地及海外中介通过伪造第三方认证学历、篡改成绩单等手段协助学生造假。

 

 

校方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合作核查,最终取消涉事学生学籍,并揭露 “保录取” 中介收取高额费用(单校保录价超50万元)的灰色产业链。

 

澳门科技大学伪造学历案

 

2024年11月,澳门科技大学被曝24名内地学生通过伪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及学历文件入学。涉案学生家长涉嫌通过内地中介购买假学历,其中4人被捕,20人逃离澳门。澳门警方强调伪造文件最高可判3年徒刑,呼吁学生勿存侥幸心理。

 

 

香港多校 “保录取” 暗流

 

尽管港大等高校多次声明无 “内推” 机制,但中介仍宣称可通过 “美化背景 + 名校人脉” 保录港校。例如,北京某留学机构以75万元 “点校” 港大,声称能安排教授推荐信、提前获取面试题目等,甚至暗示存在 “校董级关系网”。此类服务利用海外学历核查难度,游走于监管灰色地带。

 

香港保安局数据披露

 

截至2024年12月,香港警方已拘捕25名涉嫌使用假学历报读高校的学生,其中3人被判刑。同时,香港入境处加强签证审核,并向内地移交14份 “黑中介” 资料,联合打击跨境违法活动。

 

近年来,各国高校已构建起AI查重+区块链验证+人工突检的三重防线:

 

美国:Common App系统升级"文书指纹"

 

2023年申请季,加州大学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发现12%的国际申请文书存在代写痕迹。部分文书因使用ChatGPT生成被直接拒录。 

 

澳大利亚:学位认证引入动态水印

 

悉尼大学最新要求:中国学生必须通过"学信网+学位网"双通道验证,且验证报告需包含实时生成的动态二维码。 3

 

加拿大:成绩单邮寄全流程监控

 

麦吉尔大学启用"可信电子成绩单"系统,高校可通过加密通道直接调取学生原始成绩,彻底杜绝中介篡改可能。 

 

科学提升背景的六大黄金法则

 

一场早有预兆的学术地震 

 

与其铤而走险,不如用这些方法实现逆袭: 

 

GPA补救计划

 

大三学生可优先重修核心课程(英国大学尤其看重相关专业课成绩),制作课程描述文件(Course Description),重点说明评分标准与学术能力。

 

语言能力突破

 

雅思/托福未达标?可转考PTE(曼大等百所高校认可,出分快且易冲高分),善用Coursera等平台修读英文专业课程,既提升语言又增强学术背景。

 

科研经历打造

 

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2023年立项超6万项,本科生亦可申请),通过ResearchGate联系海外教授,申请远程科研助理岗位。

 

实习资源挖掘

 

关注四大/快消/互联网大厂的"低年级专属计划"(如毕马威精英计划、宝洁CEO挑战赛),参与联合国线上志愿者项目(可获官方推荐信)。

 

文书创作秘诀

 

采用"CARL模型":Challenge(挑战)-Action(行动)-Result(成果)-Learning(成长),植入专业关键词(使用Textio等工具分析文书与目标专业的匹配度)。

 

推荐信优化

 

优先选择指导过竞赛/科研的教授,提供"推荐信素材包"(含课程成绩、项目成果、具体案例) 。

 

给申请者的终极忠告

 

警惕中介话术

 

"保录"、"免语言"、"内部名额"均为高危信号,要求中介提供教育部认证资质(可在"留学监理网"查验) 。

 

建立申请主权意识

 

亲自注册申请邮箱,定期登录学校系统查看原始文件 

 

善用官方资源,中国留学网"平安留学"专栏(曝光黑中介名单)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预审(每年1月/7月开放)

 

结语

 

留学申请从来不是一场豪赌。

 

当曼大的开除令惊醒梦中人时,我们更应看到:那些用真才实学敲开名校大门的学子,他们的PS里没有虚构的奖项,推荐信里没有编造的故事,有的只是图书馆的灯光、实验室的数据、实习公司的打卡记录——这些真实奋斗的印记,才是通往世界舞台最可靠的通行证。

 

END

 

需要一对一规划指导

 

扫码获取专属顾问咨询

 

图片